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临危受命,从自动步枪开始崛起

  “杨威同志,咱们从什么地方开始?”

  赵明德陪着杨威到了生产车间。

  红星设计所下属工厂,生产规模并不大。

  工厂原本是研究所的下属试验工厂,负责研究所设计改进后的枪械小批量制造、测试。

  在十多年前国际形势严峻,全世界都准备干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扩产到满负荷生产状况下日产600支56半自动的产能。

  算下来,每年能生产超过20万支枪。

  产量看起来大,可56式枪族总共生产了多少,没人知道。

  当初部队巅峰时期,军队规模可是超过了600万,而且还有更大规模的民兵,都是要配备武器的。

  反正总存量上千万支还是有的。

  这也是后来种花家出口轻武器,直接按重量的原因。

  “先去冲压车间吧。”

  杨威说道。

  由于只是实验工厂扩产而来,枪管这种需要专业生产线的核心零部件,有专门的工厂供应,红星所下属的工厂只有一个小型的枪管实验生产车间,产能不足每天100根。

  一支枪,由自动机构跟击发机构组成。

  自动机构由枪机组件、枪管、枪管套、复进簧、复进簧导杆、联接座等零部件组成,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枪管、复进簧等。

  这些都在机匣内部连接起来,并且通过机械连接形成枪支的击发功能。

  机匣盖在开枪时崩飞、开枪向后喷火,都是机匣密封不够才出现的。

  复进簧等都有别的工厂供应。

  63式自动步枪是在56式半自动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来。

  70年时,军方强令产量提升到60万支每年。

  这是当时所有能生产63式自动步枪的枪械厂产能的5倍。

  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红星厂跟建设机械厂的技术人员一起,改进了生产工艺,把原本由铸锻成型,然后铣削加工的机匣改为冲压--铆接机匣;枪管与机匣的螺纹连接改为圆柱孔压配合连接等等。

  从而导致了63式在72年6月因为故障率太高而停发。

  生产的63式,主要用于对外援助、配发民兵、外贸出口。

  杨威清楚问题所在。

  首先就要求去生产机匣的冲压车间。

  “轰~嘭~”

  距离冲压车间还有不短的距离。

  耳中就传来了冲压机床的轰鸣声。

  离车间越近,声音越大。

  “怎么还在生产?”

  杨威一脸疑惑。

  之前交付的1200支,部队已经要全部退回来。

  不管质量问题的?

  “这是之前的计划订单……咱们厂要是不生产,就没有经费……”

  赵明德尴尬地说道。

  明知道质量有问题,依然生产……

  也难怪部队领导那么大的火气。

  “让车间停了吧,生产出来部队也不要,浪费材料跟人力物力。”

  赵明德很想反驳。

  想到梁昊当着他们要求,在这段时间都听杨威的。

  终究没说。

  “赵厂长,您怎么来了?”

  两人刚到车间门口,一名四十多岁,穿着四个兜的干部就迎了出来。

  “杨威同志,这是冲压车间主任何鸿光,鸿光同志,杨威同志现在全权负责解决63式卡壳等缺陷问题。”

  赵明德给两人介绍了一番。

  何鸿光打量了杨威一阵,眼神中满是怀疑,太年轻了。

  “杨威同志,有什么我能帮你的?”

  态度并不热情。

  杨威很清楚他的不热情来源于何处,十多年都没解决呢。

  “咱们先去车间看看吧。”

  何鸿光再次意外地看了杨威一眼。

  没说什么,带着两人进了冲压车间。

  进入车间,金属模具碰撞的声音更大。

  苏氏风格的砖木结构厂房里里,光线并不是很明亮。

  二十多台各种型号的冲床,直接排在车间两边。

  除了少数几台高度超过3米的固定台式冲床黄绿色油漆还完整,其他的早就已经斑驳。

  每台设备前面,都有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人在忙碌着。

  平整的钢板送入模具。

  “嘭~”

  然后就是一成型的金属零件。

  原料、成品、边角料胡乱地堆在中间的工作台上。

  “这些小型冲床吨位都是3~5吨,用于冲压一些比较薄的小型零部件,这几台都是10吨、15吨的……63式的枪匣下料、成型都是靠这几台30吨以上的油压机……”

  何鸿光介绍着情况。

  “有卡尺么?”

  杨威问道。

  何鸿光再次打量了杨威一眼,随后对着一个穿着四个兜的年轻技术员喊道。

  “小毛,找把卡尺来……”

  “这……”

  看着满是油污,还有斑斑锈迹的卡尺,甚至,外测量的卡爪,还缺了一小块。

  一看就是平时很少保养。

  更不要说每隔一段时间就送到测量单位计量检测了。

  “模具都是固定的,所以平时除了新产品,很少用到这些测量工具……”

  小毛尴尬地说道。

  “有标准量块么?”

  杨威默默地叹了口气。

  在整个生产车间,根本就没有看到有过程检验。

  怕是连生产完成后的最终检验都没有。

  军品啊!

  任何一道工序,首检-过程检验-终检,三道工序,怕是……

  小毛又去了好一会儿,才拿回来一个测量外量卡爪的测量块跟一个标准测量环。

  这个过程,何鸿光则是在赵明德的要求下,给正找了一块棉布用汽油跟酒精擦拭清理卡尺外表的杨威介绍车间情况。

  “标准么?”

  “准的,这是新来没有开封的,我在工具室里找了好一会儿呢。”

  杨威没有再说什么。

  “外量卡爪磨损了3丝(0.03毫米,大约半根头发丝的直径),内量卡爪磨损了5丝。”

  连续测量了好多次,甚至各种力度、手感都完全测试过。

  测试次数越多,越准确。

  随后,在几人的注视下,杨威开始拿着工作台上凌乱的已经冲压成型的机匣开始测量宽度。

  刚测第一个,他就愣了。

  “小了10多丝,而且两头宽度不一样?”

  他以为自己侧错了。

  再次测量了几次,依然是一样的结果。

  再次放下一个,测量,还是如此。

  “那啥,这个比图纸要求的,要小一点,主要是装配的时候,如果太宽就会有缝隙,开口小一点,撬一下就能装配好了……”

  仿佛知道问题所在,赵明德解释着。

  “要是撬多了呢?”

  杨威差点气笑了。

  这是军品啊!

  “撬多了敲一下就回去了。”

  “锰钢的强度比较高,装配后敲轻了,无法复位,重了,会把里面的枪管等也影响到……”

  杨威真的被气笑了。

  这叫什么?

  机械化生产下的手工质量控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