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大明第一卷王,老朱都让我歇歇

  南京紫禁城,御书房

  “咣当”一声响,朱棡刚被朱元璋拎进来,就见其一个反手将御书房大门紧闭,继而面若寒霜的盯着自己,赶忙提醒道:

  “爹,君无戏言呀!”

  “这顿打已经记上了,您就算出尔反尔,也得等儿子抄不完那一百遍《千字文》再说吧。”

  朱元璋冷冷一哼:

  “哼,咱是你爹,想什么时候教训你都是天经地义的,当然,你还是有坦白的机会的。”

  “说,是何人指使你这样做的?”

  朱棡闻言,这才恍然,敢情是父皇的疑心病犯了。

  也是,从朱元璋的角度出发,朱棡的所作所为是很奇怪,怎么看都像是幕后有一只黑手远程操控,如若不然,那就是自家老三脑子有泡。

  果不其然,在朱棡坚定不移的表示没有任何人指使自己做这样的事情后,朱元璋立马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他:

  “所以,这真的是你一人而为?”

  “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你已经是大明朝的晋王了,想要什么得不到,还需要去参加科举吗?”

  朱棡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为了挣那所谓的内卷点,只能给出一个还算恰当的理由:

  “我这不是想让爹您脸上有光吗?”

  朱元璋听得双目圆睁,从袖口掏出那份考卷,差一点没忍住甩朱棡脸上:

  “你特么这样子搞,咱脸上能有光?”

  朱棡伸出手拿过考卷,默默的塞回朱元璋的袖口里:

  “所以爹您为什么要拆穿我呢?”

  朱元璋再度双目圆睁:

  “噢,还是咱的错喽?”

  朱棡摆了摆手:

  “儿臣绝无此意,只是爹您每次不都训导我们,让我们好好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吗?”

  “既如此,朝廷举行科考,咱们老朱家要是出个状元探花什么的,爷爷奶奶坟上都得冒青烟呀!”

  朱元璋牙齿咬得咯咯响:

  “你特么还有脸提你爷爷奶奶?”

  “你爷爷奶奶要知道你用这样的方式中了状元探花,估计得从坟里爬出来把你削一顿吧!”

  朱棡肩膀一耸:

  “不过在那之前,应该会先把您削一顿。”

  “你个畜……”

  朱元璋目眦欲裂,“嗖”的一声就抽出了腰间的金带,只不过“生”字还没脱口,御书房外就传来了急促的话声:

  “不好了陛下,一大批士子聚在东华门外,嚷嚷着科举不公,想请您主持公道!”

  朱元璋心中一沉,第一时间就看向了朱棡,朱棡亦是眉头一皱,但旋即就摇了摇头:

  “不会呀,我又不在中举者名单里,爹,应该不关我的事。”

  朱元璋眸光一闪,对呀,老三又没登金榜,何况这事情只有李善长和宋濂知晓,他们俩是绝没有那个胆子把咱家里的丑事传出去的,难道……哼!

  “咯吱”一声响,朱元璋推开御书房的大门,语气不容置疑道:

  “让吏部和中书省的所有官员都过来,还有此次科举所有考生的试卷,一份都不能缺,全都拿来,就铺在这地上,给咱重新批!”

  “是!”

  朱棡见状,默默的从御书房探出脑袋:

  “爹,那您忙,我先走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

  “一百遍《千字文》抄完了?”

  朱棡苦涩一笑,但这会儿,朱元璋俨然是动了真火,朱棡也不敢再生事端了,乖乖的趴在龙书案上抄起《千字文》。

  第一遍还没抄完,吏部和中书省的所有官员就相继赶到,继而齐唰唰的跪在御书房外,重新批起此次科举的试卷来。

  九月的天气,饶是四季长春的应天府也已经有了些许凉意,可跪在地上批起试卷的官员们,却是一个接一个汗如雨下。

  即便是李善长和宋濂这样的老臣,身子也微微发颤,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迎着朱元璋那冰冷的眼神,纵然是真的委屈也不敢诉说。

  故而,整个御书房内外,只有朱元璋的怒吼声连连响彻:

  “砸了,砸了你们!”

  “足足两百三十一人的中举者名单啊,竟然连一个北方士子都找不出来,咱的大明朝,只有半壁天下吗?”

  “你们把咱当成了什么?你们视咱为何物?”

  “李善长、宋濂,咱让你们当此次科举的主考官,这就是你们为人臣子,对咱这个人君的尽忠吗?”

  李善长和宋濂赶忙拱手告罪:

  “陛下息怒,千错万错,都是老臣的错,可这两百三十一人的中举者名单,老臣敢对天盟誓,都是择优录取的呀!”

  “臣宋濂也愿以全家老小的性命发誓,绝没有任何舞弊之事,陛下,臣是太子殿下的老师,我朝第一次科举,老臣就算再丧心病狂,也绝不敢为了一己私利,玷污了太子殿下的名声呐!”

  朱元璋双眼微眯,沉声道:

  “既如此,为何名单上一个北方士子也没有?”

  此话一出,李善长和宋濂皆哑口无言,虽然他们已经猜到这可能是巧合。

  也就是这次科举,北方士子的确一个能打的也没有,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

  在朱元璋创立大明朝之前,北方是战火连年,就连保命都是一件稀罕事,哪还有闲心去读书呢?

  可问题是,巧合二字,说出去没人信呀!

  但刀怕对上鞘,就在朱棡抄写《千字文》到第二十三遍时,重新批卷的结果出来了,跟中举者名单是一模一样,没有一个人被落下,都是南方士子。

  吏部的官员们见状,全都松了一口气,可朱元璋的眉头却是依旧紧皱。

  当然,欣慰还是有的,最起码没有所谓的舞弊,李善长和宋濂还是规规矩矩办差的。

  可这样的结果一旦公布,北方士子信不信暂且两说,但寒心却是一定的,而大明立国才三年,百废待兴,正需四海人才相助呀!

  李善长和宋濂看到朱元璋紧皱的眉头,也是暗自悔恨,早知如此,他们就加几个北方士子进金榜了,但,那时候谁能想到问题会出在这一遭呢?

  尤其是……思及至此,俩老头偷偷的看了一眼御书房内埋案抄写《千字文》的朱棡,然后齐齐一叹。

  不错,朱棡跟这事也有点关系,因为李善长和宋濂这段时间只顾着愁朱棡那份难以捉摸的试卷了,没别的心思去考虑别的,否则以李善长的精明,他一定会加几个北方士子进金榜的。

  但现在金榜已经公布,算是木已成舟,再多的补救,也是徒劳了!

  无独有偶,李善长和宋濂偷瞄朱棡时,朱棡也察觉到了这俩老头的视线,本来是想袖手旁观的,可想着适才在吏部,俩老头那么大年纪,还给自己当挡箭牌,也罢,就还了这个人情吧。

  可还没等朱棡出手,御书房外那跪了一地的官员中,就站起来两个人,而这两人,亦是“大名鼎鼎”。

  此刻都为大明中书省参知政事,正是胡惟庸和杨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