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

  屁民妄议朝政,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忌讳的事。

  轻则斩首,重则株连。

  这在历史上已经见怪不怪了,隔墙有耳,更何况现在隔墙的是当今皇上,这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上茅厕,找死。

  朱元璋心底虽然已起杀机,但他却不动声色,仍旧侧耳倾听。

  因为现在是窃听,对面牢房里并不知道他就在旁边,所以压根不会有任何心理戒备,会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这就是窃听的好处,让窃听之人有一种能够听到他人真实内心想法的快感。

  特别是对于朱元璋而言。

  他贵为当今的圣上,想要听到真实的声音是越来越难了。

  所以,朱元璋倒是很想听一听太子对封王戍边这事是怎么想的,听一听这个叫做杨炎的狂妄之徒是怎么给太子灌迷魂汤的。

  封王戍边是朱元璋今年刚刚施行的政策。

  在刚刚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就引来了朝廷中不少大臣的反对。

  “汉高祖刘邦大行分封,其结果成了七国之乱,唐皇李隆基遍设藩王,其结果引起了安史之乱,自汉唐以降,诸王之乱不绝于耳,万望皇上三思啊!”

  不少臣工提出了反对意见。

  特别是监察院那帮御史言官们。

  就像杨炎刚刚说的,既然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藩王之乱,为什么朱元璋还是要坚决的施行封王戍边之策呢?

  太子作为大明朝的继承者,朱元璋当然极想听一听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

  只听墙那边的朱标思虑片刻,道:“先生这个问题问得好,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认真思考过。”

  “依我之拙见,当今圣上之所以坚决封王戍边,并非如朝中某些大臣所言那样,没有以史为鉴,一意孤行,相反的,他是总结西周以来的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并进行了改良,施行汉唐郡县制与元朝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大明建立三年,看似稳固,实则朝内百废待兴,朝外危机四伏,元势力虽已退回岭北行省,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大明构成严重威胁。”

  “皇上采取封王戍边之策,实则是效仿了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如此一来,北方的北元、瓦剌、鞑靼、女真等游牧民族不仅不能染指中原,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王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此外,皇上分给各地藩王一部分的军权,并没有给干涉政务的治权,这样一来,藩王大局上根本无法对中央集权造成损害,除非藩王们联合起兵造反!但分地为王本身就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没有哪一方势力会突然崛起。”

  “实际上,这样的分封政策也表明,皇上其实很清楚封王的隐患,他已经在尽量避免历史上那些诸王之乱的风险。”

  “所以皇上在权衡利弊之下,最终还是决定采取封王戍边之策。”

  朱标话讲完,杨炎不禁为他轻轻鼓起了掌,赞叹道:

  “好,说得好,黄公子好学识!”

  杨炎喜欢和黄子顺交谈,可不仅仅是因为黄子顺能给他搞来好酒好菜,让他在狱中不至于受苦,更因为黄子顺本身是一个教养极好的人,虽然身为勋贵之后,却毫无勋贵的骄横之气,学问功底颇为深厚,温文儒雅,更难得的是,即便如此,仍旧虚心好学。

  对于朱元璋封王戍边之策,朝中多是反对的意见,而他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理解朱元璋看似一意孤行的做法。

  殊为难得。

  杨炎对黄子顺赞赏有加,而墙那头的朱元璋自然更是了不得,原本阴沉着的脸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一个标准的老父亲式的欣慰夹杂着骄傲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朱标是他的骄傲。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朝野群臣都反对他的时候,朱标竟然能够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如果不是隔着一堵墙,朱元璋真想在朱标面前竖起大拇指,大赞一声:

  “好标儿!”

  而墙那边的牢房里,面对杨炎的夸赞,朱标仍旧能谦虚的道:“杨先生过奖了。”

  杨炎点了点头,道:“不过有一点,你还没有说到。”

  听杨炎这么一说,朱元璋也来了兴趣,刚刚太子的分析深得他的心,他倒是想要听一听这被太子尊称为先生的杨炎到底是怎么说的。

  那头的朱标也是拱手道:“请先生赐教。”

  杨炎道:“封王戍边,除了应付当前复杂的内外形势以外,当今圣上其实还在布局一盘很大的局。”

  “很大的局?”

  杨炎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不知道你对大明的堪舆图是否了解?”

  “嗯。”

  朱标点了点头,作为当朝太子,他如何会对大明的堪舆图不了解?

  “那你想想,皇上这一次一共分封了四位藩王,秦王就藩陕西西安,晋王就藩山西太原,燕王就藩北平,齐王就藩青州,这些封地是如何排布的?”

  闻言,朱标露出思索的神色。

  思索片刻,朱标有几分不解道:

  “这些藩地大都是边防重地,莫不敷险隘,控要塞,这我刚刚不是说过了吗?”

  “说了,但是不全。”

  杨炎道:“你注意看,四位藩王就藩的地点,两点一线,晋王和燕王分布在长城防线上,而秦王和齐王分布在黄河防线上。”

  朱标还是有几分不解:“这说明什么呢?”

  杨炎也不着急,耐心道:“这说明,皇上已经在布局两道防线,一道以长城为要塞的防线,另外一道是以黄河为天险的防线。”

  “自秦汉以来,神州大地一共有三道天险,还有一道是什么?”

  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长江天险!”

  “不错,长江天险!”

  杨炎点头道:“长城,黄河,长江,三道天险拱卫神州大地,易守难攻,而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也将围绕着这三道天险展开。”

  朱标开始露出恍然的表情。

  杨炎继续道:“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围绕几大塞王,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三道牢固的防务线。”

  “每一道防务线皆据大险以制诸夷!”

  “不得不说,当今圣上的确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战略家,这三道防线,是对北方蛮夷的牢固防线,也是当今圣上为大明打造的三道救命线!他用他超前的战略目光,想要保大明千秋万代!”

  “封王戍边固然有他的隐患所在,但在布设这三道防线的时候,当今圣上其实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而且他已经想好解决之道!”

  “想好了解决之道?”朱标目光陡然发亮,直接站起身来拱手郑重道:“还请先生赐教!”

  杨炎将面前的酒菜推到一旁,空出一部分桌子来,然后用手沾酒在上面画出三条线。

  “黄公子且看,大明定都金陵,而三道防线均在金陵以北, 三道防线看似合力向北以制诸夷,但实则互相牵制,向南亦可层层设防,解决内患。”

  “北防线反,中路两道防线可御之,中二路防线反,北线配合朝廷可瓮中捉鳖,除非是三线联合造反,或者另外两条防线被破坏,否则不可能成功。”

  “而且当今圣上其实已经在防止三线联合造反的情况出现,在分封的时候,明令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师,到封地就藩,非召不可回京师,且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事实上,藩王就藩以后,对于当今圣上一个各位皇子而言,已经相当于生死离别了,但他就算拼着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和皇子们享受天伦之乐的痛苦,也要断了各王互相串通的可能。”

  “所以,只要坚决执行当今圣上定下的制度,且不破坏三道防线的情况下,藩王造反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便是当今圣上应对藩王隐患的解决之道。”

  轰!

  杨炎的话音落地,顿时让朱标两眼光芒大盛,而墙那头的朱元璋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定在了椅子上,心中则是惊涛骇浪。

  杨炎说的就是他未来的谋划布局。

  这是他苦心钻研史书,总结了无数先人的经验,日夜思考,灵光乍现,终于得出的,自以为是历来最完美的布局。

  可他从未跟人提及,即使在今年初四子朱棣大婚之时分封诸王的时候,众臣纷纷反对,他也未曾提及半分心中的谋划。

  因为这事关大明的千百年大计,容不得任何一点意外。

  没想到……

  竟然让一个在被困在天牢的死囚给看出来了!

  难怪了!

  难怪太子会结交此人,好酒好菜招待着,并且尊称先生。

  此人确有几分学问。

  他原本只是想听一听,太子在狱中没有好好反省,到底与何人厮混在一起,没想到却听到了太子的精彩分析,现在更是听到了杨炎全盘推出了他的谋划布局。

  现在的他更好奇了。

  这个叫做杨炎的,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惊人言论。

  而一旁的刘基在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之后,心中同样是波涛汹涌,额头都忍不住冒出了冷汗。

  相比于杨炎让人意想不到的才学和见解让震惊,他更震惊于杨炎对圣意的揣摩。

  此人揣摩圣意之精准,更在杨宪之上。

  甚至更在他之上。

  此人到底何方神圣?有如此才学和见解为何在杨宪的门下声名不显?

  现在他似乎并不知道和他交谈的人正是当朝太子,更不会知道当今的圣上就在一墙之隔听着。

  让他这般说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刘基心中急忙盘算着该如何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然而……

  他还没有想出应对之策,便已经听到旁边牢房里的杨炎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