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

  “还请先生教以解决之道!”

  朱标一脸郑重,诚心请教。

  他是大明未来的继承者,他当然不想未来的大明出现天下养朱的状况,更何况他是一位心系天下的仁义储君,也不想天下的百姓被他们老朱家拖累。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和刘基,同样侧耳倾听。

  朱元璋自不用说,这是他自以为很完美的战略,没想到却被杨炎指出其中的重大隐患,让他心头剧震,既然能够精确的指出问题所在,他当然想要听一听杨炎是怎么说的。

  而身后的刘基同样是聚精会神。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

  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之一。

  他当然知道杨炎的推理是对的,当今圣上的封王戍边战略,如果不加以限制,势必会引起后世的天下养朱之患。

  从一开始对封王戍边战略的分析,看透皇上心中的设想,再到一针见血的点出这个战略的隐患所在。

  杨炎思虑之深,目光之远,让他大为震惊,不得不为之侧目。

  现在他已经顾不得杨炎的话是否会触犯天威,只想听一听他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所以无论是牢房里,还是一墙之隔的密室中,都是一片寂静。

  落针可闻。

  三双耳朵竖着,只等杨炎开口。

  只有毛骧如芒刺被,如鲠在喉,因为他知道不是他该听的,也不是他该懂的。

  听得越多,懂得越多,死得越快。

  不说别的,就单说天下养朱这个词,就不是他能听的。

  只是此刻,皇上似乎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他也只能屏住呼吸,让自己的存在感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

  牢房里。

  杨炎已有几分醉意,看了眼眼前认真求教的朱标,笑道:“黄公子,这是这一次的课业,你回去好好思考思考,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下次再聊。”

  朱标闻言,透过小窗看了一眼外面,果然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每一次和杨先生交谈,自己都是获益匪浅,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而因此忘乎了时间,这一次也不例外。

  “好的。”

  朱标点头道:“先生,那我回去好好思考,下次在向先生请教。”

  每一次先生都会一些课业给他回去思考,朱标也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和刘基却是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他们从一开始进来的不在意,只是好奇太子在狱中究竟与何人交谈,到现在已经听到了兴头上,欲罢不能。

  没想到,杨炎却来了一个戛然而止。

  就好像是看一本小说,刚看到精彩处,就断章了,而后面的也还没有更新。

  抓心挠肝,十分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是在一旁窃听的,窃听当然有窃听的爽,可以听到秘密,听到真心话,但是没办法参与到这场谈话当中。

  既然对面牢房中的谈话结束了,那他们也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出了牢房,外面的天色已然暗了下来。

  朱元璋踱步走在前,刘基和毛骧左右跟在后。

  一路上,朱元璋一语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跟在他身后的刘基,同样眉头微皱,面露思索之色。

  只有毛骧神色警惕,尽职尽责的守卫皇上的安全。

  回到紫禁城外。

  刘基刚想要和皇上请别,不想迎面正好撞上了一个老熟人。

  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相国李善长。

  “皇上!”

  李善长连忙迎上前来行礼。

  而朱元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只是摆了摆手,没有说什么,便转身走入森严的皇宫之中,甚至都没有看李善长一眼。

  但是李善长还是恭恭敬敬的目送皇上离去,直到看不见皇上的背影,这才转过头来看向一旁的刘基。

  “伯温啊,前段时间叶伯巨的事,督察院受惊了。”

  李善长并没有一开口就问刘基和皇上究竟去了哪,虽然他真的很想知道,但却说了前不久有大臣上书反对皇上封王戍边之策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皇上封王戍边的战略,上书反对的并不是督察院的御史们,而是山西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

  御史们也因为这事,很是忿忿不平,纷纷想要上书为叶伯巨请冤。

  最终被刘基给压下去的。

  但这事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刘基亲自请罪,这件事才以皇上罚了督察院半年的俸禄而告终。

  “明后天我抽个时间到督察院走走,代表中书省慰问一下各位御史,也算是为他们压压惊吧。”

  刘基听罢,微微苦笑道:“多谢丞相的厚爱,但丞相还是别去了。”

  “为什么?”

  李善长微微一怔。

  “督察院不归中书省节制,督察院的御史们位虽不高,俸禄也不多,但却有权监督各级大臣,包括中书省左右丞相,如果相国前去慰问,恐怕……有示恩之嫌吧?”

  刘基的话,让李善长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说得好。”

  李善长幽幽道:“可有一个人总不轮不到你们来督察吧?那就是皇上,可是你的部署竟然监察到皇上的头上,呵,请问,这是叫监察呢?还是叫督察呀?”

  空气中已然弥漫着火药味。

  李善长和刘基本是朱元璋身边的两位谋臣,他们通力合作,为大明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在大明建立之后,产生了分歧。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下令属下的御史们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上,依法惩治。

  所以朝廷中很多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

  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

  而且以两人为首,大明朝廷也渐渐分成了两个党派。

  浙东党和淮西党。

  因为出身地域不同,这两派官员各自抱团。然后为了自身的权势,相互斗争。

  这其中,淮西派官员以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很多出身淮西的开国武将为主。而浙东派官员,则是以刘伯温和宋濂等文人为主。

  杨宪便是浙东党的人,他的倒台给了浙东党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这一次上书反对封王戍边战略而瘐死(囚禁致死)的叶伯巨也是浙东党的人,这让浙东党更是雪上加霜。

  此消彼长。

  李善长这一次前来很显然是有点耀武扬威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以刘基耿直的脾性,定然要与他理论一番,却不想今天的刘基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淡淡道:

  “李相如果没有别的事,那伯温就先告辞了!”

  说罢,刘基转身离去。

  李善长杵在原地,望着刘基的背影,咬牙吐出三个字:“刘伯温!”

  他已经准备好了好好气一气刘基,没想到今日的刘基却一反常态,丝毫没有要与他理论的意思。

  自己用力的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这让李善长相当难受。

  “呼——”

  李善长长呼一口胸中的闷气,让自己稍稍冷静一些。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不对!

  今天皇上和刘伯温状态都不对,而且他们是一起回来的。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为何皇上心事重重,而刘伯温同样心不在焉,丝毫没有了往日和自己争论的劲。

  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他们两个变成这样?

  李善长心中疑云丛生。

  他开始有些慌了,因为他感觉到皇上和刘基之间似乎有了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

  ……

  与此同时,皇宫中。

  朱元璋草草吃了一下晚饭,便是一头扎进了史书当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页